党建文化
党建文化

党建工作

我院助力贫困户从“产业输血”转化为“自身造血”

来源:宣传科 作者:宣传科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本网讯(梁永标 邱星安 苏荣明/文图我院等联谊帮扶单位在灵山县文利镇升平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对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发展种养产业,贫困户从“产业输血”转化为 “自身造血”。

8月4日,升平村委割麻冲自然村的贫困户韦强正在冲洗猪舍,猪舍内的肉猪长得白白胖胖。

在精准帮扶之前,韦强和两个儿子无业在家,平时靠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没有发展任何种养产业。在精准帮扶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帮扶单位认为,韦强家不缺劳力,产业帮扶是实现脱贫的最佳选择。

去年年底,帮扶单位我院的领导给韦强免费送了3头猪仔,经过韦强的悉心饲养后,已经售出,收入近5000元。有了资金后,韦强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猪存栏有13头肉猪,另外有1头母猪(10头小猪仔)。13头肉猪两个月后就可以出栏,而10头小猪仔韦强计划留下来自己养殖。今年,韦强养猪收入预计在5万元左右,年底脱贫不成问题。

贫困户韦强说,现在就是想养猪,快的3、4个月,4个月就可以出栏了,现在帮扶人又支持我,又有点(产业)补贴,有500元的补贴。除养殖肉猪和母猪外,韦强还发展种植中草药牛大力,目前长势良好。

韦强家的房子早年已经倒塌,现在借宿在大姐家空闲的平房里,除韦强住的这间墙壁是青砖结构,比较坚固点外,儿子住的两间都是泥砖结构,已经成了危房。每到下雨,两个儿子就到韦强的那间房子暂时躲避。

目前,在我院等联谊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由村委帮韦强申请的危房改造项目,楼房第一层主体工程已经建好。由于韦强积极发展种养产业,收入逐渐增加,他干事的底气更足了,现在他已经筹钱建造第二层。

同村的贫困户韦耀光,我院驻村工作队员邱星安(市一医院药学部主任)、陈冀(总务科干部)帮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建设了猪栏。现在,韦耀光猪存栏达到16头。通过勤劳增加收入后,韦耀光不仅装修了自家的危改楼房,还给残疾的儿子娶上媳妇。

韦耀光儿子韦瑞明说,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脱贫,不知道怎样做,现在就得到帮扶单位出点子,养猪,又得国家政策,有这样的政策帮扶我们,现在靠自己养猪,慢慢发展,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将来脱贫都没问题的了。

我院驻村工作队员邱星安说,特别是这两户,开始什么都没种有,什么都没养有的,经过我们我院的领导每个月下来进行调研了解,到后来找到了帮扶的点子,特别是养猪、养牛,还有种植中草药,现在他们做得还是有点规模了。

来自市园林管理处的驻村第一书记陈鸿萍介绍说,贫困户韦强和韦耀光只是该村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工作开展以来,共争取到上级资金360万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升平村共给贫困户赠送肉牛33头,猪仔38头,肥料31吨,中草药苗4万株等,开展义诊两次。目前,全村70户贫困户,45户有脱贫产业,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想办法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帮扶。今年,升平村获得第一批脱贫产业专项奖补资金31.5万元,是文利镇获得奖补最多的一个村。下一步,升平村将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上下功夫,确保明年顺利脱贫摘帽。


1.jpg

党委书记黎华彪把黄牛仔送到帮扶贫困户手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