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生命杀手”
本报记者 李凤仙
“我是一个肺癌患者,也是一个年轻的爸爸,我的孩子很可爱,为了他,我要坚强起来,死很容易,但活下去需要勇气”一名癌症患者在网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谈到癌症,不少人闻之色变。
癌症为何如此可怕?如何预防与治疗?……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记者走进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去寻找答案。
癌症正悄悄逼近年轻人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常说的
癌症,恶性肿瘤可以破坏人体
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近几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癌症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市一医院肿瘤内科前几年只开设一个区,常住院的肿瘤病人在20-40人左右。现有肿瘤内科已经分为一、二、三3个区,每个科室肿瘤常住院病人在60-80人之间。这一方面说明了肿瘤病人在上升,另外一方面说明人们治疗肿瘤的意识更加强,更加注重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
市一医院肿瘤内科一区主任梁善斌表示,患癌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病毒感染、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长期面对汽车尾气、雾霾等环境因素,过量饮酒及过多食用腌制食品,吃发霉的食物都有可能引发癌症,此外,患癌也与本身的基因有关系,若有家族遗传,则会引发基因易感。
此外,社会激烈的竞争,不少年轻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时常熬夜,嗜烟酒,饮食不规律等,使得癌症也正悄悄逼近年轻群体,其中,胃癌年轻化的趋势最明显,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群体应重视起来,梁善斌说。
一切都会好起来
75岁的诸大爷去年10月发现其颈部有指头般大小的凸起并伴有身体不适,后来到市内的一家医院检查,检出颈部淋巴结且肺有肿瘤。考虑到诸大爷的年龄、病情及医院的设备,该院的医生推荐他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CT检查、做活检,在市一医院,诸大爷被确诊肺癌晚期。难过、沮丧等情绪围绕着整个家庭,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在如此重大的疾病面前倍感压力,甚至一度想过放弃。“诸大爷年纪大,已无手术指征,不适合做手术,加上经济比较困难,综合考虑,行化疗和放疗来治疗会比较好”梁善斌说。
在肿瘤内科一区医护人员劝慰及鼓励下,诸大爷及其家属收拾好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行化疗,每两个疗程复查一次,每次复查诸大爷肺部的肿瘤都在不断地缩小,他和家人都比较满意,渐渐地,也树立起了治疗的信心。
现在,四个疗程的化疗过后,医生安排他做进一步的放疗。梁善斌说,该患者化疗前已做基因检测,EGFR19外显子突变,有个靶向药物可以针对性地治疗诸大爷的肺癌特效药。当时只因经济困难没有服用,如果经济允许,现在仍然可以使用,并达到非常好的疗效。
对于与病魔抗争,如今诸大爷及其家人告诉记者,他们会尽一切的可能来配合医生治疗,并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化疗放疗是基石靶向治疗是热点
走进市一医院肿瘤内科一区的病房,记者看到,刚做完放疗的诸大爷精神状态还不错。据此,梁善斌说,诸大爷做完化疗和放疗之后,没有出现食欲消退、体重下降的现象,很多人对化疗和放疗存有误解,其实化疗和放疗是治疗癌症的基石。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放疗是利用一种或多种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病进行的治疗,化疗、放疗和手术一起,并称为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不少人看到化疗放疗会让患者脱发、食欲下降,就认为这是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停止化疗放疗过后几天食欲会恢复,头发也会再长出来的,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及耐受情况进行评估,进而规范对应治疗,从临床的效果来看,化疗放疗更好,可以缓解病灶,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梁善斌告诉记者。
而市一医院放疗科主任邹邕表示,市一医院的放疗技术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是比较先进的,自2012年开展主流的三维调强放疗这一技术以来,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精确的定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消灭肿瘤及保留肿瘤附近正常的组织,副作用小,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靶向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癌症较为先进的药物,它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靶向治疗也是一种逐渐兴起治疗手段。
如果说,化疗、放疗是治疗癌症的基本点,那开展靶向药物治疗就是热点,效果更为显著,但价格也较高,梁善斌说。
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引发肿瘤的因素中60%是遗传和环境因素,40%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相对于暂时难以改变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梁善斌表示,预防癌症,更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在钦州,肺癌、肝癌以及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与环境及饮食有关,在女性群体中,宫颈癌、乳腺癌也并不鲜见,这主要与病毒感染、内分泌以及情绪有关,因此,我们应学会控制烟酒,在肺癌的治疗中,不抽烟比抽烟的治疗效果更好,酒则会使肝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增加。
除此,还应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注重保持膳食平衡,荤素搭配,不要过多摄入腌制食品,避免摄入发霉食品,规律作息,多些运动,遵循人体自有的规律才是合适的生活方式,梁善斌表示。
此外,梁善斌还建议大家,平时多做筛查,平时检查中哪些指数增多了,要定期复查做好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时常检查一下颈部、腋下等部位没有肿起、肿大的淋巴结,女性要学会乳房的自我检查,发现乳腺有肿块要及早就诊,并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摘自2015年6月25日《钦州日报》健康专版)
网络链接:http://db.qina.cc/a/qzrb/2015/06/25/306632.html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