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扭曲”人生 术后重生(神经外科一区)

发布时间:2015/05/08 【字体:

20150327162426874534.jpg

     本报记者 李凤仙 通讯员 吴京展

     

     医生为叶子林进行手术 李凤仙 摄

     

    大脑赋予我们感知世界的能力,青葱岁月本应是构建精彩人生的美好年华,但防城籍的叶子林 (化名)却没有其他青年那般幸运。

     

    怪病让他的人生“扭曲”了

     

    前段时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接收一名特殊的青年患者,这名患者就是叶子林。刚到医院时,叶子林虽然神志清醒,但每隔4-5分钟右边部分的肢体便会抽搐发作一次,口吐白沫,瞳孔散大,面色青紫,如此反复无常,整个人十分痛苦。

     

    叶子林告诉记者,从14岁开始,他右边部分的肢体每个月都会抽搐发作好几次,为此,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在家,如今已经成年的他也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里倚靠家人照顾。此外,他也曾在当地的一些医院做检查并按照医生嘱咐一直吃药,但抽搐仍然无法缓解,也没有根治,甚至越来越严重,如今每隔4-5分钟便抽搐发作,如此反复让他痛不欲生,时常情绪低落,甚少与外界和社会接触的他一度无法直面自己那“扭曲”的人生。

     

    手术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来到市一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后,该科室的医生意识到叶子林病情的严重,一边紧急按癫痫持续发作的抢救方案给他持续用药物控制,一边嘱咐患者家属将以往所有的检查材料统统拿给医生查阅,经过数小时的严密监控用药后,叶子林的抽搐发作次数逐渐得到控制,并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神经外科一区的医生们结合叶子林的CT、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项目后确诊其是一名左额叶癫痫患者,引起他反复右侧肢体抽搐的原因就是他左脑布雷德曼六区有一个拇指头大小的良性海绵状血管瘤。病因明确了,医生们决定采取病灶切除和癫痫皮层的横断术帮助叶子林去除病因。

     

    然而癫痫的手术涉及复杂的病灶及脑功能评估,此外,该患者的病因病灶所在区域对肢体运动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采取常规的切除病因病灶同时切除癫痫脑皮层,有可能会引发患者肢体瘫痪,且患者已经成年,错过了大脑重新塑造功能分布的黄金童年时期,因此手术必须十分谨慎,不容有一丝差池,神经外科的主任陈东亮医师说。

     

    给患者打麻醉、做好手术器械及无菌消毒准备、从患者的左侧头部开一小切口,在显微镜下小心细致地一步步去除病灶……陈东亮主任医师带领着神经外科一区的医生们专注而细致地给叶子林做手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缝合切口!”随着陈东亮医师的一声指令,这个令人紧张的手术终于顺利结束了。陈东亮主任说,结合该患者的病因特点,术后规范药物治疗2-3年,这类癫痫是有望治愈的,此刻,手术室里的医生和室外的患者家属沉甸甸的心情终于放松了。

     

    术后让他的生命获得重生

     

    遵照医生们的嘱咐,术后的叶子林恢复很顺利,并且继续规范药物治疗,出院后,神经外科一区的医生们定期对其跟踪随访,抽搐的情况一直未在他的身上发作过。“谢谢陈东亮主任,谢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的医生们,是你们让我的人生不再‘扭曲’,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叶子林激动地说。

     

    为什么脑内一个小小的良性肿瘤,会使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经历着痛苦扭曲的人生?对此,陈东亮主任解释说,一个人正常的精神、行为依赖于大脑有序的生物电活动,但是,因为基因、发育或外界因素的原因,大脑异常会引起脑神经网络局部或广泛的异常放电,这是人们常说的“羊癫疯”,也就是医学上说的癫痫。

     

    陈东亮主任说,光知道癫痫是不够的,所有的癫痫必须经过一个从明确是否癫痫诊断到进一步明确发作分类、综合征分类、病因诊断的过程,治疗必须先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类型,经验判断病因类型预计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应该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争取早期治愈,以免对大脑功能造成长期的损害和影响。(摘自2015年3月3日《钦州日报》健康专版)

    网络链接:http://db.qina.cc/a/qzrb/2015/03/03/298165.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