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没有伤痕,巨结肠的治疗也可以这么简单
近期,我院小儿外科来了一名3月多大的患儿。听家属介绍宝宝出生后经常不能自行便便,短则三五天,长则八九天,需要塞开塞露才能解出便便。家属带着小孩到处寻医问诊,吃了好多通便药,但最终效果甚微。
经小儿外科检查发现,患儿所患疾病为巨结肠,病变部位距离肛门比较近。幸运的是患儿便秘及其它症状较轻,这得益于患儿家属对患儿症状的重视和高度警惕,就医及时。综合患儿症状,经小儿外科专家团队对病情进行研究讨论,杨立健主任决定从肛门为该患儿进行巨结肠根治手术治疗。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与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效果相比基本没有差异,但腹腔镜手术会在宝宝腹部留下几个小伤口,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是利用我们人体自然孔道把手术做完,腹部上没有任何痕迹。
然而,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巨结肠都适合用这种手术方式,但如果不尽快完成手术治疗,这种低位性的巨结肠会进一步发展,到时就不一定能选择经肛门治疗了。总的来说,宝宝有便秘症状时,家属要引起重视,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患病率约 1/5000,男婴居多。其本质为肠道神经的发育障碍。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孕期不良环境等有关。
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孩子因为拉不出便便,肠子越撑越粗大,肚子就胀起来;长期拉不出粑粑,孩子食欲下降,越来越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孩子。
该病最初的最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胎便排出延迟。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胎便,但由于刚脱离母体,他们的肠道以及消化道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而如果 48 小时依然未排出胎便,或者是肚子鼓起来,排便困难,那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