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不开刀为高龄老人取出多年结石,ERCP团队获点赞
84岁的潘奶奶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潘奶奶已患有胆囊结石多年,最近这两个月突然反复出现腹痛、发热,到当地医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但仍然反复发作,很是烦心。
潘奶奶不仅是84岁高龄,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房颤动、II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等心脏基础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对她本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结石难题,在家人的陪同下,潘奶奶于10月专程慕名来到我院消化内科二区就诊。经过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是:部分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起感染。
我院消化内科二区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引进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对于一般的患者,可以即刻安排手术,尽早解决梗阻、改善症状。但是潘奶奶情况比较特殊,动态心电图提示有688次心室短暂停搏,最长停播时间有3s,为她行ERCP术及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非常高。潘奶奶及其家人对消化内科二区医护人员十分信任,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消化内科韦良宏主任医师率领的ERCP团队经过综合会诊、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行ERCP术,在陈德艺副主任医师、潘际荣主治医师、内镜中心及导管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为患者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潘奶奶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近期ERCP团队也成功为一名59岁的邓阿姨开展ERCP术。但邓阿姨起病初期就没有那么幸运,她因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进而发展为脓毒性休克直接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抢救。病重危重,若邓阿姨不能及时解除结石梗阻,随时可能出现休克加重,甚至死亡。经我院消化内科二区会诊评估后,为邓阿姨进行床边急诊行ERCP术,置入鼻胆管解除梗阻,待邓阿姨病情改善后,由重症医学科转入消化内科二区后再次行ERCP术将结石取出,术后患者恢复很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科普时间到咯!什么是ERCP技术呢?它又有怎样的优势呢?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ERCP是目前是处理胆总管结石最先进的微创治疗手段,相比保守治疗的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风险大,ERCP有创伤小、恢复快、免开腹、费用低等优势。
健康团队,为您的健康护航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区作为我院重点专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8人。除了对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等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抢救外,内镜下治疗是消化内科二区一大优势,除了ERCP术,消化内科二区还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精查、内镜下高频氩气刀治疗(APC)、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肌切开术(POEM)、食管狭窄扩张术、晚期食管恶性肿瘤支架植入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等内镜检查治疗项目。健康热线:0777-2863337。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