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我院开展急性胸痛救治应急演练
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能力,优化急性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加强医务人员对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急救应对能力,4月10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了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由我院副院长劳有益担任总指挥,胸痛中心行政总监徐锐、医疗总监吕永成、医务部主任钟蔚、护理部主任马惠等组成专家团队对演练进行评分和指导。急诊科、心内科、介入室等相关科室参与。演练设置了两个场景。
场景一:胸痛患者院内发病
上午8:10,急救中心接到本院清洁工人急救电话,在旧皮肤科门诊处有一胸痛病人,疼痛利害,直冒冷汗。2分钟内,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设备平车快速赶到现场。
急诊科医生8:14到达现场后立即为患者听诊心肺并询问病史,护士给予患者吸氧、监护、测生命体征,8:18做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时间登记。8:22心电图出报告医生解读心电图,考虑STEM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立即将心电图和患者病情上传至胸痛中心微信群进行微信会诊,完成后立即将病人接回抢救室。
经胸痛中心专家会诊后确诊为“STEMI”,即“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随即护士为患者抽血进行心肌酶检测,并予以口服“胸痛一包药”。10分钟内,心内胸痛值班医生到达急诊科,再次判定为STEMI,与家属沟通达成一致行急诊PCI手术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并电话通知院内启动导管室,准备手术。急救人员将患者紧急转送至导管室行PCI术治疗,并做好记录。
场景二:低危胸痛患者自行来院就诊
上午9:14,一名65岁胸痛患者在家属的护送下到急诊科就诊。患者口诉胸痛、有糖尿病史。分诊护士初步评估病情,立即将患者护送至抢救室,给予患者吸氧、监护,并于2分钟内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急诊科医生同时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
9:21完成心电图检查,9:22将心电图报告和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胸痛中心微信群进行微信会诊,分诊护士同时记录时间节点。微信会诊及急诊科医生评估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9:24进行抽血、验肌钙蛋白、生化(肾功能),并在抢救室留观。
19分钟后,肌钙蛋白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急诊科医生进行GRACE评分。留观期间,护士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给予患者“冠心病防治手册”。再复查心电图、复查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胸痛缓解,提出离院。急诊医生告知风险,并签署和保存知情同意文件及低危胸痛告知书,告知患者按时规律用药,再次来院详查,如再次发作胸痛及时到急诊科胸痛中心或门诊就诊,严重情况时应拨打急救电话求救。
急诊科医生开单,患者家属持“急性胸痛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卡”,收费处及药房优先给予缴费及发药。
演练过程中各科室反映迅速、无缝对接、配合默契,有效的检验了胸痛中心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由我院副院长劳有益,胸痛中心行政总监徐锐、医疗总监吕永成、医务部主任钟蔚、护理部主任马惠对此次演练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总结,也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医务人员“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有效提高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能力,确保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各环节急救流程的顺畅,为今后患者能享受到更为快捷、优质、安全的救治服务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