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治疗小儿肠套叠和促进母乳喂养有良方
7月24日,小儿外科、疝气外科主任杨立健副主任医师主持开展的《应用肠套叠水压灌肠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和产科一区护士长邓连芳副主任护师主持开展的《三种人工干预方法对产妇泌乳II期的效果观察》科研项目在市科技局通过验收。
《应用肠套叠水压灌肠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作用观察》验收会现场
《应用肠套叠水压灌肠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将小儿肠套叠患儿按常规的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应用“益心达”一次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复位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水压复位包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肠套叠复位作用明显,术后能快速的康复,缩短住院日。患儿治疗过程不受辐射,无疼痛,安全有效,无并发症发生,还缩短患儿住院日,减轻家庭负担。两年来,我院小儿外科开展该项技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已有68例,技术证明安全可靠,实用可行,疗效显著。
《三种人工干预方法对产妇泌乳II期的效果观察》验收会现场
《三种人工干预方法对产妇泌乳II期的效果观察》选取在我院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四组,一组应用常规干预方式,二组应用康复治疗仪,三组应用穴位按摩,四组应用康复治疗仪+穴位按摩。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康复治疗仪+穴位按摩可显著缩短产妇泌乳II期的始动时间,提高产妇的泌乳量,降低新生儿的体重下降比率。五年来,我院产科开展该项技术已有200多例,技术证明安全可靠、无创、简便,疗效显著,产妇及家属易接受。且综合中西医治疗优点,有效缓解泌乳II期产妇乳房水肿、疼痛等不适,促进乳汁快速分泌,为干预支持纯母乳喂养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