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中山大学博士团队来院讲学

来源:苏荣明 作者:宣传科 审核:黎华彪 陆珊珊 编发:苏荣明 发布时间:2021/03/15 【字体:


阳春三月,草木一春。3月13日,我院党委举办第一期“博士论坛”活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主任沈君教授团队应邀到我院开展讲学指导,让院医务人员分享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符春晖,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福维、邓伟及全院干部职工代表300多人参加。“论坛”由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劳有益主持。


20210318102207249928.jpg


我院第一期“博士论坛”活动现场


20210318102250756584.jpg

    

    会前,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符春晖(右二)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主任沈君教授(右一)商议技术合作工作事宜,副院长邓伟(左二)、劳有益等参加


当天下午,在沈君教授团队的支持下,我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博士论坛”活动沈君教授作了《放射科临床科研的科学问题凝练》的主题讲座,总结分析如何从临床常见问题提炼为科研问题,分享了选题、前期实验、途径、思路、申报课题等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带领团队的科研经历,列举了几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科研成功的复杂过程,真正给我院医务人员“传道、授业、解惑、释疑”。沈君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我院呼吸内科二区副主任宋静博士、科研科副科长苏齐鉴博士向沈君教授请教了科研技术问题,并得到耐心、详细的解答


20210318102725174364.jpg


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劳有益主持


20210318102552114455.jpg


沈君教授作了《放射科临床科研的科学问题凝练》的主题讲座


20210318102836313357.jpg


卢烈静作《成功申请科研基金的基本要素》分享


20210318103210939125.jpg


张翔博士作《基金申请书—立项依据的撰写》分享


20210318103333379755.jpg


曹明慧博士讲述《如何写好一份基金申请的研究内容》


20210318103903597281.jpg


杨泽宏博士《如何写好一份基金申请的研究基础》


接着,卢烈静、张翔、曹明慧、杨泽宏等博士分别作了《成功申请科研基金的基本要素》、《基金申请书—立项依据的撰写》、《如何写好一份基金申请的研究内容》、《如何写好一份基金申请的研究基础》的精彩演讲,详尽介绍科研从选题、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标书撰写、申请基金、研究开展、结题工作、SCI论文撰写投稿发表、科研管理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指出科研要“现在就做,不能等待,要厚积薄发……”,让在座的听者听得入神、回味无穷。

劳有益指出,我院目前虽然成功申请部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是科研工作仍亟待加强。感谢这次沈君教授团队倾囊相助,势必会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希望下一步在科研攻关工作上有新突破。


20210318105258790838.jpg


 上午,博士团队在放射科举行举办学术讲座


另外,早在上午,博士团队还在放射科举办了学术讲座,放射科及神经内外科等科室骨干30多人一起聆听讲座。沈君教授团队的曾伟科技师长、曹明慧博士、卢烈静博士、张翔博士和杨泽宏博士分别作题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的选择和流程》、《脑外伤的影像学表现》、《脑血管意外的影像学表现》、《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的专题讲座。课后,他们还分别点评CT及MR报告,让在座医务人员从中受益。主持这次讲座的放射科主任黄泽和主任医师、教授说,沈君教授团队这次为我们普及了神经系统的放射诊断先进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同样的CT、磁共振,但是沈君教授的团队比我们做出了更精、更细的诊断,开拓了更多功能,为临床、为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还进一步拓展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据悉,沈君教授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15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90篇。其带领的博士团队,成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均主持过一项或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篇,其中不乏优秀论文发表在《CELL》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我院党委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积极与广东等区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合作,加强本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打造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医疗中心。去年沈君主任受聘为我院放射科特聘教授后,双方定期互动,常来常往已经是沈君教授第3次率队来到我院讲学指导。我院放射科已派出4名医技人员到对方医院进修学习,还安排好多批次医技人员后续的进修学习。据临床医生反馈,经过沈君教授团队的指导后,放射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诊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