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徒手心肺复苏全员培训考核

发布时间:2024/02/18 【字体:

“同志!同志!您怎么啦?”“有人晕倒了,快来人帮忙抢救,张三帮拨打120!”“患者无颈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马上实施徒手心肺复苏……”

这样的焦急的呼喊声,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模拟中心并排的四个房间中此起彼伏。2024年2月6日至8日,钦州一医组织全员进行一年一度的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考核严格遵循《徒手心肺复苏指南(2022年)》规范,内容包括准备、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应动急救反应程序、判断呼吸循环、摆放体位、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复检、结束工作、人文关怀等12个评分项。考核只给一次补考的机会,要求全员必须熟练掌握。

“当发现有人晕倒的时候,第一要做的是快速进行评估和组织抢救,当评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在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最为重要的抢救手段,主要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暂时以人工方式暂时支持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循环和氧合,为进一步抢救处理争取时间”门急诊刘雪英科护士长如是介绍。

近年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医疗机构健康教育主阵地,每年先从院内职工开始培训,再向外辐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急救知识宣教,通过职工的朋友圈加大“心肺复苏”的宣传,同时组织技术团队主动下社区、进企业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据统计,2020年以来市一医院共制作急救知识宣讲视频12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下基层进企业进行急救知识专题培训38场次,培训几千群众,市一医院职工在院外遇到心跳呼吸停止者实施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急救5次,全部成功救治。

 

知识链接:

心肺复苏的方法:

1、评估现场

发现病人倒在地上,首先是要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用力拍打患者的双肩,对着患者的左右耳边大声喊“您怎么了?您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证明患者情况危急,需要急救,这个时候要马上找路人帮忙及时拨打120呼救。

3、判断生命体征

听呼吸看胸廓,把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眼睛看患者胸廓有没有起伏;食指及中指并拢置于喉结旁开两横指处触摸颈动脉,如果10秒内触摸不到患者颈动脉搏动,且无自主呼吸,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4、救治方法

(1)胸外按压:置患者于平整硬地面上,保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施救者跪立在患者一侧,两膝分开;找准正确按压点(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骨中下段),手掌根紧贴患者按压点,双手交叉重叠,双臂伸直;利用上身力量,保持肩、肘、腕部同一直线,向下用力按压30次,速度至少保证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以免引起按压位置波动,而发生肋骨骨折。

(2)开放气道:按压胸部后,检查颈部无损伤,开放气道及清理口鼻分泌物,有活动假牙,需摘除。

(3)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在患者口部放置纱布进行隔离,也可以戴一次性口罩直接吹气。用手捏住患者鼻翼,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1—2秒,不宜时间过长,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

注:以上步骤按照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患者呼吸、脉搏是否恢复,直到医护人员到场。当进行一定时间施救感到疲累时,及时换人持续进行,确保按压深度及力度。


分享到:
【打印正文】